首页 » 宝宝成长参考 » 深圳儿童医院看病攻略,希望对你有用(转xcar)

深圳儿童医院看病攻略,希望对你有用(转xcar)

在儿童医院看病+住院折腾了差不多半个月,今天终于把小祖宗接回家了,

上帝保佑他以后身体健健康康,少去医院了。



嗯,折腾了半个月,也有一些心得体会,和卡友分享下,希望对大家以后

去儿童医院看病有用。孩子病了,总会让家里一场地震的。



1.挂号

  A.如果你看普通门诊,如果一楼大厅挂号窗口排起了长龙,你可以去2,3,4,7楼,


    或者急诊收费处,任何一个收费处,都能挂号,没必要非要死磕一楼挂号处。



  B.如果你想挂主任号,或者那种限量的特诊号。我建议你前一天去一趟儿童医院,

    门口找个号贩子,他们能帮你挂到你想要的所有医生的号,一般手续费100块。

    好处是你不用半夜或者凌晨起来排队,也不用因为没有挂到你想要的医生的号,

    很茫然的在儿童医院徘徊。黄牛也算服务业了,至少能让你睡个好觉。



2.就诊

  A.一般感冒,发烧,咳嗽,等等,等你挂了号,排了队,看到了医生,他会在三分钟


    内打发你去验血。所以,在你刚到儿童医院的时候,你可以再挂一个急诊号,然后

    让急诊的分诊护士给你开一个验血单,你可以先去验血。这样,等你拿到了验血结果,

    基本上楼上看病的号也能排到你了。这样至少可以省你一个小时。走的时候,记得去

    退那个急诊号,虽然只是7块钱,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B.如果你特想挂一个主任啊,教授的号,结果没辙,号没了,怎么办,茫然的在儿童

    医院看看周围?明天再来,又要折腾一天。其实,还是有个办法,你可以上楼,直接

    去这个医生所属的科室、病房,如果运气好,你可以找到他,好好跟他说,让他帮你

    的孩子看看,虽说现在医生脸难看,但是基本上都会帮你看了。做家长的,多说说软

     话吧,谁让咱为了孩子呢?

    这里要强调,你让人家看,也要先挂一个相应科室的号。不然,人家帮你看了,


    但是如果没有挂号单,他是没法帮你开药的,因为没有号,儿童医院的电脑是不能

    开药给的。你运气好,可以7块钱看到楼下所谓60块的特诊专家了。



3.输液

  A.十几天,基本上每天都去看一下,儿童医院好像输液量一般都在每天1200人左右。


    所以基本上从递单到输液,需要等差不多2小时,然后再加输液1小时,基本是要

    等3个小时。解决办法呢,也是多花点钱了,挂号处,挂个特诊号,60块,7楼去

    开药,打针。基本上没有人,一个小时搞定。其实钱倒是小事了,主要不用像在一楼

    那样,那么多孩子,那么多病毒,交叉感染太恐怖。



4.每天跑一次,看病

  A.怎么说呢,儿童医院,模式基本上都是感冒发烧类,只开当天的药。而孩子的感冒,


    一般需要5天了,这样,需要每天重复排队挂号,排队看病,排队取药,排队等输液,

    基本上这个过程,需要6个小时,要碰上人多,可能更长。所以,我的建议,如果你家

    远,或者每天跑很累,其实你可以直接要求住院。住院的好处是,每天有人围着你的

    孩子转,你也可以没事就去问问医生孩子的情况。当然,住院意味着更高的花费。但是

    如果你的孩子有少儿医保的话,其实算下来,差不多。因为如果他每天门诊,都用你的

    医保卡,那每天的花费,也会120+,住院嘛,会多一点,但是不会超太多。



    住院还有个好处,住院第一天,给你把能做的检查都做了。可能有人不同意这一点。因为

    我这次见到过一个这样的孩子,烧两天,说这个病,检查这项,打针两天。又烧两天,

    再检查哪项,有打针两天。这样两天排查一次,直到第7天,才确认了是什么问题。7天

    时间,大人都受不了,何况孩子了。



    还有一点呢,住院的话,医生开的药,会更对症一些。



5.电梯

  A.儿童医院的电梯,人又多,又慢。在住院、出院收费口哪儿旁边,还有个电梯,那个


    可能知道的人少,人相对少很多。人少,那交叉感染的机会就少了。你要是去,可以

    找找…



6.题外话

  A.孩子一直身体不好,大大小小医院都去过,感觉目前中国的医疗体系,的确是问题多多
, 但是,客观的讲,医疗资源太缺乏和目前的中国医疗模式导致了这种种问题。



  B.见过了太多人骂医院,其实我们都很无奈,我们没有办法离开他们。所以,你只能去想

    办法,去适应他们了,折腾自己,总比折腾孩子好。



嗯,写了一些,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希望对你有用了。当然,最好还是别去医院了。

目前这篇文章还没有评论(Rss)

我要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